【前沿】温铁军:乡村振兴要重视在地化知识
本文原载于“中国经济网”2019年04月11日
乡村振兴要重视在地化知识
温铁军
“乡村振兴一定要文化振兴,关键是要把在地化知识变成乡土教育。没有把乡土文化在地知识开掘出来,就做不了农文旅,因为内涵不对。”日前,在首届文化振兴乡村峰会上,著名农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发表了上述观点。
同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振兴乡村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温铁军被聘为研究中心的首席专家。在谈到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乡村振兴与在地化知识重构时,温铁军以“袁家村”为例,谈到了在地化知识的重要性。
“袁家村”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之一,很多地方都学习效仿,然而效果却不尽如意。据了解,某省曾想把袁家村模式复制,结果复制了84个,82个失败了。为什么袁家村能成,其他地方都失败?温铁军认为,袁家村的成功是因为在地文化。“袁家村最主要的做法就是把关中地区的那些作坊集中到一个小村里面,其无外乎是把关中作坊文化变成餐饮业的内涵,所以很清楚,这儿卖的是文化。”
“如果真的想文化振兴乡村,一定先深入调查研究什么叫做乡土文化。文化振兴乡村要重视在地文化。”温铁军认为,乡土文化绵延万年,至今仍然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不中断的主要基础。在温铁军看来,乡土文化表面看起来是多种模式,但其实内涵是一致的,目前很多地方搞的农家乐、民宿、农文旅结合项目、乡村文创已经过剩了。
乡村振兴怎么办?是不是要让农民成为主要的获益群体?乡村振兴主体到底是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乡村振兴是生态文明的载体,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转型关键。温铁军认为,生态文明转型要以乡村振兴为路径,这是必须的,乡村振兴处理不好,农村就会被现在大资本下乡搞得乱七八糟。
温铁军建议,生态化乡村振兴要以科学的方法对全域生态资源做系统性开发,改变工业化时代粗放增长对应的粗放市场制度,只有提高农民组织化才能对乡村资源要素做价值化的整权开发。“乡村振兴要调整到乡土文化的基础之上,形成三生,生态、生产、生活,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单纯的搞规模化、产业化,这个差别非常大。”